溶剂脱蜡原料油含水对脱蜡脱油的影响跟优化各系统操作
[一]、溶剂脱蜡装置原料油含水对脱蜡脱油的影响
甲 苯和甲乙酮对水的溶解度很小。当原料油经酮苯溶剂稀释降温时,若原料油含水多,会有部分水生成细小冰粒,覆盖在蜡结晶表面,妨碍蜡结晶生长。过滤时,冰粒晶体易堵塞滤布;蒸馏时,含水蜡液易飞溅。因此,原料油中含水越少越好。
若原料中胶质、沥青质较多,固体烃析出时不易生成大颗粒晶体,易堵塞滤布,降低过滤速度,蜡膏含油量大。但原料中含有少量胶质,可以促使蜡结晶连接成大颗粒,提高过滤速度。
溶剂组成的选择主要是保证在脱蜡条件下完全互溶为前提,尽量提高溶剂中丁酮的含量。随着丁酮含量上升,蜡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,蜡的结晶改变,固液分离较好。但溶剂脱蜡溶剂中酮含量过高会使溶解油的能力降低,达到限度时,低温下会出现油与溶剂分层现象,反而导致过滤困难、蜡饼含油量高。同时丁酮与水互溶,溶剂含水较多,对过滤机抽滤、洗涤都产生不利影响。正常生产中控制丁酮含量在68%~72%,在脱蜡脱油生产中,可根据需求,选择适宜的丁酮、甲 苯比例。
[二]、优化各系统操作
(1)根据原料性质,调整结晶稀稀温度
针对大庆原料油的特点,结合原料分析数据,经过生产调整、分析,以避免原料出现急冷、提高蜡收率为原则,总结出稀释较佳控制温度。预、一稀温度由原设计的60,45℃,分别降至45,35℃,从调整效果来看,装置制冷负荷降低、电耗下降,改变了结晶状态,提高了润滑油溶剂脱蜡产品收率,很好地控制了蜡含油指标。
(2)处理量差异化操作
根据昼夜温度变化情况,调整装置负荷率,制定自班、夜班差异化加工量。以日处理量1850t为例,要求自班处理量按600t(装置负荷率105.01%)控制,并进行热化套管操作,规定化套时间4小时内,缩短化套时间,减少因化套对系统造成的影响,前夜、后夜处理量625t(装置负荷率109.4%),利用时间上的差异化操作,保证各路套管温度相对稳定,从而提高蜡收率。装置2018年1-9月份,累计加工原料50.5万t,日平均处理量1850t/d,平均负荷率107.9%,累计蜡收率29.22%,蜡收率同比提高0.15个百分点。
(3)保证蜡含油合格,较大限度增加酮比
润滑油溶剂脱蜡装置使用的溶剂是甲乙酮和甲 苯混合物。甲乙酮是一种极性溶剂,是蜡的凝结剂,对蜡几乎不溶解,对油的溶解度也较小;甲 苯是一种非极性溶剂,对油的溶解度很大,对蜡也有一定的溶解度,因此在整个脱蜡过程中溶剂的组成非常关键,对蜡收率有很大影响。调整甲乙酮和甲 苯的含量(即酮比),特另al是增加甲乙酮含量,即加大酮比,有利于提高蜡收率。以往装置酮比一直在70%,蜡收率达到2s%左右,经过生产中不断摸索、调试,装置酮比提高至g2%,蜡收率达到29%以上,较大可达31.7%,极大限度的提高了蜡收率,且提高酮比有利于降低回收系统负荷及产品含剂量,进而降低了装置剂耗。
(4)减小套管出口温度偏差
装置共12路套管,由于每台套管换冷能力不尽相同,导致套管出口温度偏差过大,较大可达8℃,温差过大对蜡结晶不利,影响收率、蜡含油等重要指标。通过加强套管热化及很换安 全销工作,对多路轴不转的套管进行预知性维护,保证套管刮刀良好运行,提高套管换冷效果。同时对每路套管进料量进行调节,在保证总处理量不变前提下,根据氨冷套管出口温度调整每路进料量,较终达到各路套管出口温度士1℃偏差,确保蜡结晶状态相近且不被破坏,有利于后序过滤分离操作。
(5)降低稀释比
稀释溶剂的加入量对蜡收率有很大影响,溶剂加入量过少,原料中的油不能完全溶解,蜡在润滑油溶剂脱蜡冷却过程中,蜡结晶将油包住,形成油豆,影响蜡含油,溶剂加入量过大,对蜡的溶解能力增加,破坏已形成的片状结晶,过滤速度下降,影响收率。将新鲜溶剂比由设计4.5:1降至3.0:1,较大程度的降低了装置各系统负荷,对蜡收率及处理量的提高均起了良好作用。